您的位置:首页>检察要闻

6.26国际禁毒日:远离毒品,关爱自己

   2020-06-24

一、什么是毒品?

新修订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里列举的六种毒品仅是国际上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但毒品却不仅限于这六种。

1996年1月16日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共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

二、毒品犯罪

毒品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⑴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

⑵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行为;

⑶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

⑷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

什么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行为。

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⑴已满16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三、吸毒的危害

吸毒损害人体健康

毒品对人体的作用首先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殖能力,吸毒者或其配偶生下畸形儿、怪胎屡见不鲜。吸毒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类疾病。这些人往往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

吸毒者在毒瘾发作时,轻者头晕、耳鸣,重者呕吐、涕泪交流、两便失禁、浑身打颤;这时,吸毒者往往是丧失人性,丧失理智。他们四肢痉挛,鬼哭狼嚎,或撞墙或自伤,弄得鲜血淋漓,甚至自杀。另外,值得警惕的是,一些吸毒者后期往往靠吸食毒品不能满足要求,转而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他们共用未经消毒处理的注射器和针头,致使艾滋病传播。

另外,据国外有关部门统计,吸毒者多数短命,一般寿命不超过四十岁。

吸毒会导致传染疾病

吸毒不仅损害本人健康,还会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性病的传播等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原因是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洁注射器造成艾滋病感染率极高,特别是吸毒妇女,更是传播和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是由于吸毒者本身可以造成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此外,吸毒妇女为了获得购买毒品的金钱,不得不沦为卖淫女,而成为各种性病和感染传播的高危人群和重要感染源。

四、毒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可卡因不是毒品吗?为什么有些镇咳药中也有这种成份?

可卡因是鸦片毒品中仅次于吗啡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也被列为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从法律角度来讲,可卡因是毒品。因为可卡因具有较好的镇静止咳作用,且成瘾性相对比海洛因、吗啡小,国家允许在严格管制的情况下使用,但仅限于疾病的治疗而不能滥用。

罂粟壳也属于毒品吗?怎样识别火锅和食物中加了罂粟壳呢?

罂粟壳俗称“大烟壳”,是罂粟植物开花后结的果实割取鸦片汁后的干壳,是国务院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近几年来,四川火锅风行于各地,一些不法商贩乘机在火锅中,在啤酒鸭的烹制或卤制品过程中掺用罂粟壳,使人吃几次后上瘾,这已成为一种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犯罪行为。那么要怎样识别呢?

第一,从外观上识别。罂粟壳外形为枣核形,如鸽子蛋大小,一头尖,另一头呈9-12瓣冠状物。其壳体上往往有人为切割的多道刀痕。

第二,初吃加了罂粟壳的火锅和卤制品后,一般有心跳加快、脸微红、口感舒服,吃后不易入睡等感觉。

第三,如觉得吃的火锅和卤制品后可疑,要揭露这种犯罪,就需要留下不少于50ML的火锅汤(最好取下层含油少的汤),送到当地的毒品检测机构进行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