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兴城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组在乡镇进行走访摸排线索过程中,发现某乡镇五虎山附近发现未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尸体,已变质且发出难闻气味。距离畜禽尸体十米左右位置,两个类似油罐大小的罐体被随意弃置,罐体下方有排气孔,有恶臭气味。
发现案件线索后,兴城检察院经现场调查并联系属地政府了解到,畜禽死尸的随意处置是养殖户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意识缺失,因担心传染健康畜禽而“一弃了之”。罐体系畜禽无害化处理罐(无害化处理,是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处理病死动物尸体及相关动物产品,消灭其所携带的病原体,消除动物尸体危害的过程。常见的无害化处理有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和发酵法),2011年由相关部门发送对死畜集中处理的装置,通常是半掩埋于地下,有气孔。随着无害化处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该装置被弃置不用。上述问题,不仅有周边环境被污染的隐患,还存在传播疫病的风险。
6月5日,兴城市检察院牵头相关单位及属地政府召开现场会,就无害化处理罐的处理、如何杜绝死畜随意弃置的应对措施等问题展开讨论。随后就相关问题分别制发检察建议,建议整改上述问题,全面系统排查,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养殖户动物防疫意识。收到检察建议后,属地政府立即组织动检部门联系本地禽畜无害化处理有限公司对畜禽尸体进行收集、处理,并对周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对辖区内8个村进行系统排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标语、短信等多种形式,宣传随意丢弃病死畜禽的严重危害性,重点加强对农村散养户的教育宣传,增强无害化处理意识,签订承诺书62份。相关单位经分析研判,无害化处理罐被调配某乡镇养殖场,由该乡政府使用并监管,同时,迅速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无害化处理企业配合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为保障全市畜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维护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主动靠前服务。目前案件已办结。
发出检察建议以来,兴城市累计开展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专项排查3次,实现了病死动物收集无害化处理区域全覆盖和动物种类全覆盖。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力量,凝聚公益保护合力,为保障生态环境和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